京师,海淀,圆明园,芳碧丛。
咸丰逐字逐句的看完经过整理的谈话记录,仰脸沉默了一阵,这才扫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奕訢等人,开口道:“诸位是何看法?”
听的咸丰开口,奕訢连忙起身在他跟前跪下,绵愉、载垣、奕枻、肃顺、文祥接连起身相继跟着跪下,齐齐伸手摘下顶戴放在一旁边,伏在地上,奕訢则沉声道:“臣弟等恳祈皇上,废除八旗制度。”
废除八旗制度?咸丰眉头一跳,默然半晌,才声音低沉的道:“你们都相信易知足的撺掇?”
奕訢轻轻磕头道:“皇上,易知足或许有撺掇之意,但废除八旗制度也同样是势在必行!”
咸丰冷哼了一声,“势在必行?”
这一声冷哼仿佛使的房间里的气温都降低了几分,这所有人都低伏着身子一动不敢动,载垣、文祥更是有些后悔蹚着趟浑水。
“皇上。”奕訢沉稳的道:“如今国用不足,旗人生计越发艰难,朝野上下对朝廷耗费巨额钱粮恩养旗人之策早有不满,旗人因生计艰难,对朝廷亦是渐生不满之心。
朝廷要变法革新,推行新学,兴办工厂,修建铁路,皆须大额投入,朝廷财政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继续维持八旗制度,只能是民怨,既是里外不讨好,还不如索性废除。
如今东北解禁,蒙古解禁,西北扩张,元奇又在致力于收回阿尔泰山脉以东的广袤地区,正是废除八旗制度的大好时机,且数。
奕訢等人确实没闲着,不几日,京师就传出了朝廷欲废除八旗的风声,并迅速引起轰动,京师内外一片热议,旗人的反应也是分成了两拨,一拨反对,一拨支持。
反对的自然是既得利益者,多是有官职在身,富有不愁生计的旗人,因为旗人拥有着诸多特权,政治方面,旗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入仕做官,诸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译等。
而且涉及军事、皇族、民族事务和钱粮军火等重要职务的官缺均为满、蒙独占,汉人根本不能染指,官缺也是有专门的满缺、汉缺之分,满缺不能任汉人,汉缺则旗人当然可以担任。各衙门的主官,也是旗人。
法律方面,旗人同样有着诸多的特权,诸如‘减等’‘换刑’,免死特设条款,用鞭责、枷号取代正刑,充军留迁,免发遣,设立专理旗民讼狱衙门等等。
另外在经济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旗人也都拥有诸多的特权,也正是这些特权,奠定了旗人在大清高高在上的特殊地位,成为大清的特权阶层。
支持废除八旗制度的旗人也不少,但大都是生活在底层,连生计也难以维持的旗人,虽然旗人有着诸多特权,但那都与他们无关,连生计都成问题,还奢谈什么特权?
官场上一片争议,市井坊间同样是一片争议,各大小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处处都在谈论,寻常旗人出门见面打招呼,也都由‘今天吃了吗?’‘今天喝了吗’变成了‘今天听说了吗.....?’
睿亲王府,书房。
见的肃顺进来,睿亲王仁寿毫不客气的斥责道:“你这脑子里想的什么?旗人是什么?旗人是大清的支柱,没有了旗人,咱大清还叫大清?奕訢要推行宪政,你跟着瞎起什么哄?”
肃顺脸上带着笑,不待对方礼让自顾坐下道:“王爷说的好,不过,在下问一句,没了大清,还要旗人做什么?”
“什么意思?”仁寿一脸的狐疑,“元奇要造反?”
“王爷这话问的新鲜。”肃顺哂笑道:“元奇造反,那还不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