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城西,上海大学,电气研究所。
电气研究所在校区的东南部,占地并不大,但环境清幽,主体建筑是采用钢筋水泥修建的一栋三层高的充满西洋风格的小楼,元奇从西洋各国高薪聘请来的致力于电灯、电磁、发电机等方面的科研人员都集中在这个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成立的时间不长,一直很冷清,没有什么科研人员,也不可能有什么科研成果,易知足对研究所也不太重视,从来就没冒过头,这两年因为西洋各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元奇通过优厚的待遇陆陆续续的挖了些人来,这里才渐渐的热闹起来。
科研人员虽是陆陆续续的请来不少,但却都是籍籍无名之辈,易知足也兴致缺缺,只当是培养科研氛围了,让学校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研究所做助手,便不再过问,他本就是做惯了甩手掌柜。
亨利·戈培尔进入研究所,扬言早就发明了可以长时间持续照明的电灯,这才引起了易知足的注意,不过,对于这个他没有一丝印象的家伙,他下意识里以为对方是在吹牛,也没多过问,但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有几分本事。
易知足的到来,让研究所所长雷存茂又是意外又是欣喜,见面略一寒暄,他就笑道:“大掌柜可是为电灯而来?”
“带我去看看那盏灯。”易知足颌首道:“另外,我想见见亨利先生。”
很快,易知足就在一间房间里看到了那盏已经持续亮了产,不过,高丽扼守黄海,也算是津京门户,不能一味的选派旗人为官,以免招惹非议,移民倒是无妨。”
顿了顿,他接着问道:“高丽驻军,多少为宜?”
高丽驻军,直接关系到新军的规模,扩大新军规模,有利于稳定京师旗人,奕訢早有盘算,当即便斟酌道:“高丽乃一省之地,有扼守黄海之利,又是新附之地,臣弟窃以为,当驻军四旅为宜。”
咸丰听的一笑,“高丽山多地少,怕是养不起四旅之兵,驻扎三旅吧。”
“皇上圣明。”奕訢连忙道。
“驻防高丽新军,家眷随军迁移。”咸丰缓声道:“如此,既利于巩固高丽,也利于分流京师旗人。”
“臣弟遵旨。”奕訢躬身应道,随即又道:“督办政务处计划年前公布废除捐纳制度,元奇为此承诺一年补贴朝廷四百万元......若能兑现,开春东北移民,当富足有余。”
“只怕元奇未必会兑现。”咸丰缓声道:“着曾国藩挤兑一下,多少能争取一些也是好的,另外,这事不能太明显,将科举制度革新一道宣布废除武举。
革新文举,下一科科考,废除八股,改以策论试士,再后,增考历史,地理。今科,以平定高丽为由,特意增加三百进士科名额,以安抚士子。”
“皇上圣明。”奕訢由衷的道,三百进士名额,足以招揽天下士子之心,尤其是在推行新学的情况下,如此举措,足以令天下士子振奋。
“明年开春东北移民的事情可已妥善计划?”咸丰漫不经心的问道。
奕訢连忙道:“具体的方案,可能要到年底才能出来。”
“将移民中的青壮统一安排到新军大营进行军训是个不错的主意。”咸丰缓声道:“东北地广人稀,荒无人烟,难免有匪患,八旗制度不适宜京师和内地,但却适宜边疆,东北移民旗人,仍然可以遵循八旗制度,不过,未免闲话,改以新军编制罢,将旗人与汉民分离开来。”
听的这话,奕訢登时明白的不能再明白,连忙道:“臣弟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