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倭国动荡(1 / 2)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4554 字 2017-11-24

去西北领军西征?回孟加拉练兵?留在易知足身边?石达开很快就冷静下来,对方能给他三个选择,显见的对他十分器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该如何选择,才能兼而顾之?

去西北领军西征这是首先可以排除的,元奇新军不缺战将,不会缺乏西征将领,况且,他一旦去了西北领军就等若完全的投入元奇,与太平军不会再有瓜葛。

留在易知足身边帮着参赞军务,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实际上等若是直接进了元奇的核心阶层,呆上几年日后就有独挡一面的机会,而且对于孟加拉的太平军也能有所帮助,说起来,这个选择最是让他动心!

不过,转念他就想到,元奇既是对孟加拉志在必得,那么,易知足最希望的应该还是他回孟加拉练兵,太平军唯有向西顺利的进行扩张,才有可能腾出孟加拉,否则,太平军迟早是覆灭的下场,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再则,他也不忍心抛弃那些跟随自己东征西讨的老兄弟。

稍做沉吟,他便开口道:“元奇应该是最希望我回孟加拉罢?”

“你有选择的自由,而且我尊重你的选择,否则也不会给你三个选择。”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因为孟加拉的地理优势,元奇对于孟加拉颇为重视,而且在我看来,英吉利退出印度是迟早的事情,一盘散沙的印度,适合太平军进行扩张,立国!

元奇为着自身的利益,会尽力支持太平军不断向西征伐,翼王若是回孟加拉练兵,不论是兵源还是武器装备,我都会给予大力支持。”

略微沉吟,石达开径直问道:“镇南王该不会是想掌控太平军吧?”

易知足听的一笑,“我对太平军有利用的兴趣,没有掌控的兴趣,东王所部我都不要,何况天王所部?”

石达开很快就做出了决定,“那我暂且先回孟加拉!迟几年再来为镇南王参赞军务。”

肖明亮、石达开等一批前往美利坚观摩甚至是间接参战的军官返回,带来大量的详细的南北战争的资料,花了大半天时间看完这些资料,易知足心里沉甸甸的。

这一场历时四年的战争,美利坚南北双方总计投入了三事,正要吩咐林美莲拒客,不想林美莲却进来禀报,“任安来了。”

易知足清楚,没有重要的事情,任安一般不会亲自来见他,当即便吩咐道:“让他进来。”

进来见礼后,任安便径直道:“大掌柜,倭国最近一段时间暗流涌动,长州藩尊王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改变非法武装讨伐和暗杀的倒幕方法,提倡进行合法的武装讨伐,也就是征得倭国天王许可,发布征讨令,名正言顺的进行公开讨伐。据悉,长州藩已经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

另外,还有个叫坂本龙马的,提出了‘大政奉还’的构想,也即不通过武装流血斗争推翻德川幕府,而是让德川幕府自己主动将统治权交还给天皇,然后组成新的全日本真正统一的新政府,德川幕府也像其他诸侯一样平等地参与新政府的管理。这一构想提出之后在倭国颇有市场,不少打藩颇为赞同。”

明治维新具体是哪一年,易知足记不不太清楚,但他知道,明治维新就是发生在明治天皇即位之初,略微沉吟,他才问道:“孝明天王的身体如何?”

孝明天王?任安不由的一楞,孝明天王这才三十出头,没听说身体有毛病,迟疑了下,他才赶紧回道:“孝明天王身体康泰,未有异常情况。”

易知足摸出翡翠烟斗点了支烟,他虽然不记的明治维新的具体时间,但大致还是清楚就在这几年之内,孝明不死,明治不可能即位,也就是说才三十多事的孝明如果不是病死,就是死于非命。

这几年倭国确实不算太平,倒幕俨然已经成为一股风潮,刺杀幕府官员之事频频发生,排外事件也是时有发生,西南几个藩也是蠢蠢欲动,尤其是去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之后,进行改革,使得倒幕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原本他是打算睁只眼闭只眼的,只要不危及幕府的统治,他也不想过多的干涉,再则,这几年,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南北战争方面,元奇的资金都投于欧洲的棉花贸易和金融证券上面,无暇顾及,如今倒是可以考虑协助幕府大力镇压。

次日一早,八点一过,肖明亮就兴冲冲的赶到镇南王府,昨天的庆功宴接风宴,易知足与美利坚驻华官员一同出席,还与众官兵合影留念,可把下面一众官兵乐坏了,临走之时又叮嘱他一早过来,在他想来,肯定是好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