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元奇,奕譞可谓是一肚子不满,他敢肯定,有线电报绝对是元奇的人动的手脚,若非是在关键时刻有线电报突然出现毛病,让他无法联络散落在各处的部队,僧格林沁绝对不可能召集如此多的兵力形成如今的对峙局面。
心里虽然不满,但这事无凭无据,他也不好指责,略微沉吟,他才道:“一直以来,朝廷处处都以大局为重,出兵协同伐倭就是顾全大局之举,为了不影响伐倭大局,我们会尽量避免出现大规模内讧,不过,若是对方主动挑起战端,又当如何?”
“我随即就快马赶往枚方大营。”郭仲牟摆出一副公允的态度,“元奇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伐倭大局,僧王若敢主动挑起战端,元奇必然出兵镇压!”
这种鬼话,奕譞自然不会相信,元奇若是处处以伐倭为重,奕訢就不可能潜来倭国,他当即道:“如此甚好,当前局势,恭王奕訢乃是重中之重,只要奕訢不在倭国现身,对方就是群龙无首,也不可能发生内讧,希望贵军能严密封锁,严格盘查,杜绝发生内讧的可能。”
“大将军所言甚是。”郭仲牟赞同的道:“根据上海的消息,恭王有可能是混入运输补给船队来倭,我们已经下令严查所有补给船队的成员,严防恭王入倭。”
奕譞尽管不相信这话,却依然拱手道:“如此,倒是要多谢贵军及时援手了。”
送走郭仲牟,奕譞仔细琢磨了一阵,什么影响伐倭大局,这完全就是鬼话,即便八旗新军爆发大规模内讧,也不可能影响到伐倭大局,以元奇新军的实力,灭倭易如反掌。
元奇此举,也不象是维护僧格林沁,更象是息事宁人,阻止他们双方出现火拼,难不成元奇只希望奕訢掌控那一万多兵力?
想到方才接动的慈安太后暂缓讨伐的电旨,他心里猜测着,该不会是太后与易知足已经达成什么协议了罢?
气,笑道:“一路疾驰,风尘满面,多打几盆水来。”
僧格林沁也不在意,吩咐设宴,出迎前他就已经吩咐下去整治一桌席面,不一会儿,郭仲牟笑吟吟的走进了房间,“僧王看看,我将谁带来了。”说着一闪身,露出身后的人。
“恭王!”僧格林沁一呆,随意迎上前笑道:“先前我就看着身形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却又不象,没想到还真是您。”
“辛苦僧王。”奕訢说着躬身一揖,慌的僧格林沁连忙上前扶起,“恭王这可就见外了。来,来来,进屋说。”
三人进屋落座,僧格林沁便笑道:“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恭王竟然就大摇大摆的直接从大阪前来枚方,好高明的易容术。”
“这易容术确实不凡,但亲近熟悉的人还是能看出破绽。”奕訢道:“方才僧王第一眼看到我,不是也脚步一顿。”
“身形未变。”僧格林沁笑道:“再则,我也确实太渴盼恭王前来。”
奕訢满面微笑的道:“如今枚方情况如何?”
“总计一万六千余人,已经全部打散整编,就等恭王前来稳定军心。”僧格林沁缓声道:“另外,枚方囤积了大量的军火和粮食,就是要攻打大阪,也不是什么难事......。”
郭仲牟看了两人一眼,掏出盒香烟来让了让,自己随手点了一支,这才道:“元奇不赞成爆发大规模内讧.......。”
不赞成内讧?奕訢两人齐齐看向他,迟疑了下,僧格林沁才道:“我们不打,他们也会打,内讧怕是避免不了。”
郭仲牟看了奕訢一眼,道:“一路上不方便说,大掌柜在得知枚方的情况之后,特意来电,叮嘱不可轻启战端,一旦开战,后果难以预料。”
顿了顿,他接着道:“恭王的目的只是掌控一部分兵权,既有自保之力,也能制衡帝后,以便预备立宪期满之后顺利推行宪政。”
奕訢点了点头,道:“不错,能避免内讧自然最好,不过,枚方才一万多点兵力,也太少了些,难以起到制衡的作用。”
听的这话,郭仲牟笑道:“恭王若是觉的兵力太薄,大可招兵买马。”
“还真是当局者迷。”奕訢笑道,他既然已独掌一军,背后又有元奇支持,招兵买马算的什么,况且与太后也已摆明车马,纵容他招兵买马,太后也无法干涉。
最重要的是,可以圆满的解决这事,奕譞在大阪的二万余兵力有一万是号称天子亲军的神机营,那是帝后的嫡系部队,真要一口吞下,慈安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只是分掌枚方大营这一万多兵力,对于慈安来说无疑是容易接受的多,这既能避免内讧,也能达成目的,堪称是最为理想的结局!
僧格林沁却是追问道:“太后能咽下这口气?”
“既成事实,她咽不下这口气,也得捏着鼻子咽下去。”郭仲牟语气轻松的道:“朝廷如果不同意,大阪那两万兵力也保不住,同时,还有可能会与元奇开战,稍稍权衡,就知道该如何选择。”
“太后定然会同意。”奕訢语气笃定的道。
僧格林沁转而问道:“那京都的战事......?”
“京都的战事由恭王和僧王继续。”郭仲牟道:“如果你们拿不下,我们可以派兵增援。”
听的这话,奕訢拱手道:“代我向镇南王道谢,多谢成全。”
“恭王自己发电报。”郭仲牟笑道:“我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着我家大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