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京都,王宫,常御殿,书房。
年方十六脸上还明显带有稚气的明治倭王一脸严肃的看着跪坐在下首的嘉彰亲王,“清军集结兵力,可是进攻的前奏?”正处于变声期的他声音听起来低沉而粗,在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威严。
嘉彰亲王微微躬身,语气恭谨的道:“回陛下,清军集结的甚是突然,速度也很快,另外哨探也并不活跃,并无发起进攻的迹象......。”顿了顿,他接着道:“清军用兵诡异难测,一旦发起进攻,必然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臣恳祈陛下暂离京都。”
“离开京都又能够去哪里?”明治幽幽的道:“天下之大,却无朕容身之地。”
“陛下。”嘉彰亲王沉声道:“清军虽然截断了通往江户的两条要道,但陛下可以绕道而行......。”
“朕若去江户,清军必然将战火烧到江户。”明治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和沮丧,“清军的目标是朕,不论朕去哪里,清军都会紧追不放。”
听他语气不对劲,嘉彰亲王连忙道:“清军的目标不是陛下,而是要覆灭我国,陛下在一日,我国就一日不灭!”
沉默了片刻,明治才轻叹道:“国以民为本,到这里,他冲着靶场微微扬了扬下巴,“新兵的实弹射击训练也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易国城特批了五十万发子弹,不用完岂不可惜了。”
易国城特批了五十万发子弹用于实弹训练,还派有人靶场监督统计,明摆着是怕他们克扣截留,如果不用完,那确实是浪费了。
奕訢轻声嘀咕了一声,“元奇对咱们还是不放心,处处提防着,跟防贼似的。”
僧格林沁听的一笑,“这可怪不着元奇,八旗新军可没少干克扣弹药的事,还有军需官倒卖弹药,那都是实弹射击的弹药。”
“该杀!”奕訢沉声道:“发现一个,杀一个,还要抄家,绝不要手软!”
“有六爷这话,我报保证没人敢手长。”僧格林沁含笑道。
奕訢将话头拉了回来,“磨合时间如此长,会否影响京都战事?”
“自然不会。”僧格林沁说着取过军用水壶喝了口凉茶,这才接着道:“易国城的意思就是人为制造大饥荒,大幅削减倭国人口,这就是为什么咱们要费诺大的气力将如此多的倭民驱赶向京都的原因,等上一两个月时间,他们自己就饿死的差不多了。”
话才落音,一骑快马疾驰二而来,到的凉棚前,骑手利落的一个翻身下马,快步趋到跟前敬礼道:“禀大将军,倭国京都遣使前来大营。”
“遣使?”奕訢看了僧格林沁一眼,他才接手,很多事情都不清楚。
“多半是遣使求和。”僧格林沁不以为意的道:“大将军不妨见见,看看他们是什么意图。”
奕訢先行回营接见倭国使者,僧格林沁却是一直在靶场呆到黄昏时分才珊珊回营,洗漱用饭之后,他泡了壶茶,还没开喝,就闻报奕訢来了,他忙起身迎了出去,一见面,奕訢就道:“明治倭王希望能前往京师觐见。”
果然不出所料,僧格林沁笑了笑,伸手礼让对方进屋,落座奉茶之后,他才缓声道:“元奇旨在往倭灭种,不会接受投降,将使者杀了罢。”
杀了?奕訢颇有些意外,迟疑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是给上海发封电报罢。”
“也好。”僧格林沁颌首道:“这也不算小事,不通报一声也欠妥。”
次日上午,易知足的回电就到了,电文简单到极点,就一个字——斩!
看过电报,奕訢不由的一笑,转手将电报递给僧格林沁,道:“还是僧王熟悉易国城的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