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岛的印象荣禄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这不仅是一个拥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军工基地,更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兵营,不过,见的易知足语气轻松随意,他连忙道:“青岛很美。”
易知足笑了笑,道:“铁甲舰呢?有何看法?”
略微沉吟,荣禄才道:“以后海战必然是铁甲舰的天下。”
“西洋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就开始研制铁甲舰。”易知足缓声道:“经历美利坚南北战争和普奥战争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铁甲舰热潮,风帆战舰正在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
荣禄连忙奉承了一句,“若非王爷高瞻远瞩,大清的铁甲舰又将落后于西洋各国。”
高瞻远瞩,这话倒是一点不夸张,没人比易知足更清楚海军战舰的发展趋势,早在元奇成立之初他就开始筹办造船厂并不惜重金的招揽和培养冶金人才和船舶制造人才,元奇在铁甲舰建造方面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完全是因为他高瞻远瞩!
“铁甲舰的研造,元奇一直秘而不宣。”易知足说着看了他一眼,“荣军门是第一个了解青岛铁甲舰的大员。”
荣禄很清楚对方邀请他来青岛让他了解青岛的目的,听的这话,连忙起身跪下道:“下官及北洋水师上下唯王爷马首是瞻!”
“唯本王马首是瞻?”易知足似笑非笑的道:“荣军门就不虑头上的官帽不保?太后近日才赏赐了你双眼花翎罢?”
“下官能有今日全系王爷举荐,不敢为一己之私罔顾大局。”荣禄沉声道:“下官虽不智,却也知晓立宪乃大势所趋,为大清的也是实话,填充苦味酸炸药的炮弹因为稳定性差极不安全,如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管退炮技术也同样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距离量产列装还早,而且,没有爆发大的战争,他也确实是打算进行技术储备。
荣禄回到天津的当天下午就接到了慈安皇太后电旨——召荣禄三人即刻进京觐见!
看到电旨,荣禄心里不由的暗自苦笑,易知足才叮嘱他轻易不要进京,不成想一回天津就接到了进京觐见的电旨,是遵旨还是抗旨?他没多想就吩咐道:“备马——。”
“军门——。”鄂安泰连忙叫了一声。
荣禄看了他一眼摆手屛退亲卫,鄂安泰这才轻声道:“电旨来的如此之快,太后定然是知晓咱们行踪,进京风险不小.......不如军门称病,属下等进京觐见。”
“回京有风险,不回京风险更大!”荣禄沉声道:“朝廷不知元奇在青岛的底细,太后又有抵制立宪之心,对于北洋水师极为在意,若是抗旨不尊,太后大有可能会认为元奇难以从倭国抽身而铤而走险。
再则,镇南王实则也是希望通过我们向朝廷转述青岛的情况,从而震慑朝廷,逼迫太后不敢轻举妄动。”
“还是军门看的透彻。”常贵祥缓缓开口道:“军门若不奉旨进京,咱们二人之言,太后未必会信。”
鄂安泰看了两人一眼,一脸担忧的道:“此番宣召,问罪之意十分明显。”
“无妨。”常贵祥沉声道:“军门是镇南王举荐的,真若有变,元奇断然不会袖手旁观。”
荣禄微微颌首道:“军中耳目不少,别磨蹭了,即刻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