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了半晌,慈安才命人将常贵祥叫了进来,略微问了一下,常贵祥的回复与鄂安泰可谓是同出一辙,待的常贵祥跪安退出,莱州府、即墨县、胶州县的回奏也到了。
莱州府语焉不详,但即墨和胶州两县回复则是十分明确,青岛确系烟囱林立,工厂遍地,人口众多,繁华甚于府治莱州,且环胶州湾之土地尽数为挂千倾牌之大户所拥有,寻常士绅,铁甲舰取代风帆战舰成为海军的主力战舰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大连一是一个极适宜建造造船厂建造铁甲舰的的港口,欢迎朝廷派大员前往青岛考察学习.......。”
什么考察学习,慈安一听就明白过来,这是知道她不会轻易相信荣禄三人所言,让她派大员前往青岛证实。
她心里顿时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缓缓的靠在椅背上,朝廷与元奇的差距太大了,大到来令她绝望的地步,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挣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枉然,甚至是一个笑话!这一刻她甚至有些后悔向英吉利采购大数额的军火。
山东,青岛,沧海园。
赵烈文快步走进易知足的书房,一脸微笑的道:“军机处来电,拟派以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冯桂芬为首的考察团前来青岛。”
正在画图的易知足放下笔笑道:“果然还是不相信,回电,我们派战舰去天津迎接。”
赵烈文连忙道:“大掌柜,是不是限制一下他们的人数,来的太多不利于保密。”
“限制一下也好。”易知足沉吟着道:“不超过十人罢,至于保密,无需担忧,不会给予他们荣禄三人的待遇.......。”
赵烈文有些担忧的道:“即便只是让他们远观,元奇能建造大型铁甲舰的消息也会散播开去。”
“咱们研造铁甲舰也不是什么机密。”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咱们在刺探西洋各国的情报,他们也同样在刺探咱们的,青岛这个军工基地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他们难以进入罢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将铁甲舰和火炮适当的伪装,让他们远观即可,不准拍照,不准画图,泄露不了多少机密,若是仍不放心,再限制一下,只允许四十岁以上的三品大员前来。”
赵烈文笑道:“还是大掌柜考虑的周到。”
“打退不如吓退。”易知足道:“能够避免一场内战,就算是泄露一点机密也是值得的。”
赵烈文却是试探着道:“大掌柜是不是在青岛等候他们?”
“没必要。”易知足摆了摆手,“朝廷既然派大员前来青岛实地考察,就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晃大半个月,怡亲王载垣一行匆匆从青岛返回京师,如实的向慈安奏报了在青岛的见闻,确证了荣禄三人所言不虚,元奇在青岛不仅拥有大小十七艘铁甲舰而且还有规模极为庞大的造船厂,拥有雄厚的建造铁甲舰的实力,新式火炮也威力不俗,堪称以一当十。
慈安至此是彻底死了心,她很清楚,英法等国素来是利益至上,虽然希望通过朝廷在大清谋求更多更大的利益,但如果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们绝对会望而止步。
再退一万步说,即便是朝廷争取到了英法的大力支持,也无法与元奇抗衡到底,打仗说到底打的是钱粮,朝廷根本就没有与元奇长期抗衡对峙的本钱。
不与元奇反目,预备立宪期满之后老老实实的推行宪政,还能虚君立宪,大清国祚还能绵延,满族也能得以保全,一旦反对立宪,挑起战端,不仅大清亡国,满族亦会灭族。
决定放弃不切实际的挣扎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了慈安面前,即便是推行宪政,该选择或者是说该支持谁来组阁摄政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皇权,维护宗室勋贵和满族的利益?
组阁摄政呼声最高的莫过于恭亲王奕和首席军机大臣肃顺,元奇会选择谁?而她又该选择谁?
她不认为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便她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有支持的权利,以她的身份地位,在距离预备立宪期满还有一年多的情况下,支持谁,谁就有更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