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正行放下手中的报纸,一脸忿忿的道:“元奇忙于在北方各省四处赈灾,北方报纸却铺天盖地的指责,朝廷装聋作哑,咱们总不能也不闻不问罢?”
“每临大事有静气,何况这还算不的大事。”易知足放下手中的报纸缓声道:“咱们打着赈灾的名义在北方各州县大量招收工人,确与欧洲圈地运动有殊途同归之效,变相圈地运动,倒也不算冤枉咱们。”
赵烈文插话道:“可咱们大量招收工人的目的是为了赈灾,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赈灾的压力。”
“这话即便说出去也未必有人会信。”易知足哂笑道:“怕是连恭王等人现在也有些怀疑北方各省是否会发生持续四年之久的大旱,毕竟这事太过匪夷所气,本王马上行文各省,对于阻扰干涉招工的州县一律停发赈灾钱粮。”
赵烈文心里暗笑,试探着道:“朝廷可是对于发展工业有所顾忌?”
奕确实是有些担忧,毕竟这次元奇折腾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直隶、山东、河南、山西、辽宁五省几乎是一夜之间冒出了数十家大型厂矿企业,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上完就被清脆的电话铃声打断,他皱了下眉头,竟然没有章京禀报就直接打了进来?不过他马上就反应过来,是镇南王府的电话,只有镇南王府的电话无须禀报就直接接进来。
他连忙起身拿起电话,“我是奕。”
“在下赵烈文。”话筒里传来的依然是赵烈文的声音,“咱们王爷刚刚回府,听闻禀报后说,朝廷深明大义,元奇也该投桃报李......。”
放下电话,奕神情有些古怪的看了肃顺两人一眼,缓缓坐下道:“元奇让朝廷以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股份交换元奇今后投建的所有大型厂矿企业的三成股份,包括今年秋冬投建的......。”
“王爷犹豫什么?”伍长青不假思索的道:“换,必须换!”
“这些厂矿企业的一年分红能有多少?”肃顺愕然道:“朝廷每年在德兰士瓦金矿的分红又是多少?二千万白银!”
“二千万白银就让肃相迷了眼?”伍长青哂笑道:“金矿有挖完之时,而且南非金矿是否能长久占据也尚且难说。国内元奇今年秋冬投建的和以后陆续投建的大型厂矿企业基本可以保证长盛不衰,我敢保证,五年十年之后,这些厂矿企业的三成收益将远远超过,甚至是数倍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收益!”